图书介绍
朝鲜儒者对儒家传统的解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黄俊杰编 著
- 出版社: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 ISBN:986032886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3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朝鲜儒者对儒家传统的解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壹、郑道传与罗钦顺顺&丁垣在1
一、引言1
二、心与性的区分2
三、「不可易」的当然之则6
四、结论8
贰、李退溪《圣学十图》的诗性智慧与形象思维&陈昭瑛9
一、前言9
二、作为文类的「铭箴」与日常生活世界10
三、象形文字、象征与书写文字:《圣学十图》的三项符号元素14
四、精神的造形活动:形象的外在超越性与内在超越性23
五、「体玩」圣图:艺术工夫作为道德工夫34
六、结语42
参、性理学修养论中敬和静的相关涵义:以朱熹和李滉为中心&严连锡43
一、引言43
二、北宋性理学修养论的背景45
三、朱熹修养论中敬和静的互相关系50
四、李滉修养论中敬的优先性和静56
五、结论62
肆、李玄逸的四端七情论&李明辉65
一、问题的背景65
二、理的活动性68
三、理气关系与四端七情78
伍、金昌协论「知觉」&林月惠91
一、知觉论争的缘起与发展91
二、朱子对于「智」与「知觉」的相关论述97
三、金昌协论「智」与「知觉」的区分110
四、金昌协论「心之知觉」121
五、结语134
陆、韩元震的「四端七情经纬说」&李明辉137
一、前言137
二、「四端是理之发」?139
三、韩元震对金昌协四端七情论之批判143
四、韩元震的「四端七情经纬说」153
柒、张载气一元论与任圣周的气一分殊说&许南进159
一、引言159
二、张载的气论与问题点160
三、任圣周的气一分殊论164
四、结论172
捌、韩儒奇芦沙「主理」的论辩及「理一分殊」论&杨祖汉173
一、芦沙论理乘气机及理气并举173
二、芦沙「主理」说之论辩177
三、理之一与分殊185
四、结论194
玖、宋时烈的朱子书研究与编纂:以《朱子大全劄疑》、《节酌通编》为中心&姜文植197
一、引言197
二、《朱子大全》注释的编撰:《朱子大全劄疑》199
三、朱子书选本之集大成:《节酌通编》206
四、结论212
拾、十七世纪末朴世采和郑齐斗的阳明学论辩&琴章泰213
一、朝鲜后期阳明学的展开213
二、《古本大学》和〈大学问〉的争论焦点214
三、「格物」的解释和争论焦点217
四、致良知的解释和争论焦点220
五、朴世采和郑齐斗的阳明学论辩所具有的意义225
拾壹、霞谷学与霞谷学派的渊源和特征&赵南浩229
一、引言229
二、郑齐斗232
三、霞谷学派243
四、结论257
拾贰、朝鲜时代《礼记》研究的特色之一:朱子学式经学&李俸珪261
一、前言261
二、类型化与再整理:《礼记浅见录》和《礼记类编》262
三、论证与再解释:《礼记补注》270
四、结论:朱子学式经学论的脉络277
拾参、朝鲜后期儒学学者对《大学》的理解:以明德说为中心&权五荣281
一、序论281
二、《大学》的收容过程和对它的理解282
三、湖洛学者对明德的解释285
四、明德主理主气论的产生289
五、对明德的新解释291
六、结论295
拾肆、赵翼的《书经浅说》研究&姜文植297
一、前言297
二、赵翼的学问倾向和对《书经》的认识298
三、《书经浅说》的体裁与内容构成303
四、《书经浅说》中的赵翼经世观307
五、结语315
拾伍、正祖的经学思想:以《鲁论夏笺》为中心&郑一均317
一、序论317
二、正祖的《论语》相关著述318
三、《鲁论夏笺》的构成与内容319
四、结论334
拾陆、李炳宪的《易经今文考》及其儒教改革思想&琴章泰337
一、李炳宪对《易经》的解释和儒教改革论的课题337
二、对《易经》制作的认识339
三、对《易经》体系的认识342
四、神道设教的宗教性特征345
五、对图书和卜筮的认识348
六、李炳宪儒教改革思想的意义353
拾柒、朝鲜后期性理学中《孟子》「浩然」章之议论及其意义:以宋时烈的〈浩然章质疑〉为中心&文锡胤355
一、序论355
二、宋时烈和他周遭人物对「浩然」章的议论357
三、宋时烈的〈浩然章质疑〉(1674年)359
四、结论372
拾捌、丁若镛与戴震的《孟子》解释之比较研究&金永友375
一、引言375
二、茶山与戴震对《孟子》的解释及考证377
三、《孟子》关于性善的解释379
四、戴震与茶山的《孟子》性善解释的含义387
五、结论390
拾玖、朝鲜使臣对「不辱君命」的解释与应对&张崑将393
一、前言393
二、「使乎」的条件395
三、朝天使在明廷的苦斗401
四、通信使在日本的礼节争议:以一五九○年的通信使节团为例410
五、结论420
人名索引423
概念索引429
热门推荐
- 1492458.html
- 2374682.html
- 2077214.html
- 470413.html
- 2931438.html
- 555062.html
- 1295531.html
- 1401714.html
- 2992896.html
- 18566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77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27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22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04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56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10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27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76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2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