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学语文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学语文手册
  • 李文钰等编 著
  •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学语文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现代汉语常识1

语音1

一 学好普通话1

(一)语音2

(二)音节 音素 声调2

(三)元音和辅音3

(四)声母和韵母8

二 汉语拼音方案10

(一)字母表10

(二)声母表11

(三)韵母表11

(四)声调符号13

三 汉语拼音字母形体及其他13

四 音变15

(一)轻声15

(二)变调16

词汇26

一 词的构成26

(一)词 词素 字26

(二)词的构成26

二 词义30

(一)词义的性质30

(二)多义词30

三 同音词 同义词 反义词33

(一)同音词33

(二)同义词34

(三)反义词36

语法38

一 词类38

(一)实词38

(二)虚词41

二 词组及其种类42

三 句子43

四 句子成分46

(一)主语和谓语46

(二)定语47

(三)状语47

(四)宾语47

(五)补语48

五 复杂的单句49

(一)复杂的谓语49

(二)主谓结构作句子成分50

(三)联合结构作句子成分51

六 特殊的句子成分54

(一)独立成分54

(二)复指成分55

七 单部句56

(一)无主句56

(二)独词句56

八 句子成分的倒装和省略57

(一)倒装57

(二)省略58

九 复句58

(一)什么是复句58

(二)复句的类型60

(三)多重复句64

(四)紧缩复句66

古代汉语常识68

文字68

一 汉字字形的演变68

二 六书——汉字的结构69

三 部首70

四 字形和字义的联系71

五 繁简字71

六 古今字72

〔附〕 常见古今字简表73

七 异体字76

八 通假字76

〔附〕 常见通假字简表77

语音83

一 读若 直音 反切83

二 双声 叠韵 连绵词84

三 四声和平仄84

四 如何对待异读现象85

词汇86

一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86

二 古今词义的演变87

(一)词义的扩大88

(二)词义的缩小88

(三)词义的转移88

(四)感情色彩的变化88

三 复词偏义88

语法90

一 实词90

(一)数量词90

(二)代词92

〔附〕 代词简表97

(三)词类活用98

二 虚词103

(一)副词103

〔附〕 副词简表106

(二)介词108

〔附〕 介词“于”、“以”、“为”用法简表108

(三)连词110

〔附〕 常见多义连词用法简表112

(四)结构助词115

(五)语气词118

三 句式121

(一)判断句121

(二)被动句122

四 特殊语序123

(一)宾语前置124

(二)定语后置124

(三)数量词的位置125

(四)介词结构的位置125

五 省略126

(一)主语的省略126

(二)谓语的省略127

(三)宾语的省略127

(四)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127

(五)兼语的省略128

六 常见的习惯说法128

(一)与疑问有关的习惯说法128

(二)与反问有关的习惯说法129

(三)与感叹有关的习惯说法130

(四)与指代有关的习惯说法130

工具书及其使用132

〔附一〕 怎样给文言文加标点139

〔附二〕 怎样翻译文言文145

文学常识149

文学史149

一 中国文学149

(一)先秦文学149

(二)两汉文学153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155

(四)唐代文学158

(五)宋代文学161

(六)元代文学165

(七)明代文学167

(八)清及近代文学169

(九)现代和当代文学171

二 外国文学175

(一)上古文学175

(二)中古文学176

(三)近代文学176

(四)现代文学179

著名作家181

一 中国著名作家181

(一)屈原181

(二)司马迁181

(三)陶渊明182

(四)李白182

(五)杜甫182

(六)白居易183

(七)韩愈183

(八)柳宗元184

(九)苏轼184

(十)陆游185

(十一)辛弃疾185

(十二)关汉卿186

(十三)曹雪芹186

(十四)鲁迅187

(十五)郭沫若187

(十六)茅盾188

(十七)叶圣陶189

(十八)朱自清189

(十九)闻一多189

(二十)老舍190

(二十一)冰心190

(二十二)巴金190

(二十三)丁玲191

(二十四)臧克家191

(二十五)赵树理192

(二十六)曹禺192

(二十七)杨朔193

(二十八)孙犁193

(二十九)梁斌194

(三十)柳青194

(三十一)刘白羽194

(三十二)秦牧195

(三十三)魏巍195

(三十四)贺敬之196

(三十五)李准196

(三十六)王愿坚196

二 外国著名作家197

(一)莎士比亚197

(二)巴尔扎克197

(三)都德197

(四)莫泊桑198

(五)普希金198

(六)果戈理198

(七)列夫·托尔斯泰199

(八)契诃夫199

(九)高尔基200

(十)泰戈尔200

(十一)马克·吐温201

名词术语202

一 艺术202

二 文学202

三 形象203

四 典型203

五 典型的个性和共性204

六 典型环境205

七 艺术的真实205

八 思想性206

九 艺术性206

十 概念化和公式化207

十一 风格207

十二 流派208

十三 民族形式208

十四 现实主义208

十五 浪漫主义209

十六 批判现实主义209

十七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210

十八 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210

十九 自然主义210

二十 现代主义211

二十一 意识流211

二十二 小说212

二十三 推理小说212

二十四 科学幻想小说213

二十五 诗歌213

二十六 叙事诗213

二十七 抒情诗214

二十八 格律诗214

二十九 自由诗214

三十 散文诗214

三十一 史诗215

三十二 散文215

三十三 报告文学215

三十四 通讯216

三十五 特写216

三十六 杂文216

三十七 童话217

三十八 寓言217

三十九 戏剧文学217

四十 悲剧218

四十一 喜剧218

四十二 正剧219

阅读与写作220

阅读220

一 阅读的意义220

二 阅读能力及其培养221

三 阅读目的要单一223

四 阅读要独立思考225

五 阅读要专心228

六 阅读记忆及其方法230

七 阅读速度的培养233

八 朗读和默读235

九 浏览、略读和精读237

十 常用阅读方法238

十一 阅读笔记的做法241

十二 预习课文的方法242

十三 复习课文的方法243

十四 文章中心思想的分析与表述245

十五 文章内容的评价247

十六 文章结构的分析249

十七 文章语言的分析250

十八 阅读卫生十则254

十九 阅读十二戒257

写作259

一 写作能力是成才的重要因素259

二 中学生写作的基本要求260

三 写作能力的培养261

四 文章的内容和形式265

五 主题与标题266

六 主题的提炼与确定268

七 材料与素材、题材271

八 材料的选择与剪裁273

九 结构及结构的形式276

十 段落与层次278

十一 开头与结尾279

十二 过渡与照应280

十三 表达方式282

十四 叙述六要素284

十五 叙述的线索285

十六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286

十七 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286

十八 人物描写287

十九 环境描写289

二十 场面描写290

二十一 细节描写291

二十二 议论三要素292

二十三 立论的写法294

二十四 驳论的写法296

二十五 说明的方法298

二十六 抒情的方法300

二十七 象征手法302

二十八 对比与衬托302

二十九 语言的运用304

三十 审题方法305

三十一 运思方法308

三十二 打草稿和编提纲310

三十三 修改文章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12

三十四 记叙文写作中的常见病及防治方法314

三十五 议论文写作中的常见病及防治方法316

三十六 说明文写作中的常见病及防治方法317

三十七 读后感的写法319

三十八 看图作文的写法321

三十九 缩写、扩写、改写、续写322

四十 口头作文3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