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医学工程学原理 流体热和质量传递过程引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D.O.库尼著;陈厚珩,杨国忠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物医学工程学原理 流体热和质量传递过程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物医学的历史——一个简单的回顾1
Ⅰ 十六世纪1
Ⅱ 十七世纪2
Ⅲ十八世纪3
Ⅳ十九世纪4
Ⅴ二十世纪5
参考文献6
A骨骼系统7
第二章人体概述7
Ⅰ 解剖学(梗概)7
B动脉和静脉系统9
目 录9
序9
C 内脏11
Ⅱ“标准人”19
Ⅲ 身体的组成21
Ⅳ 人体总的质量平衡24
A 水24
B 气体26
C 固体26
Ⅴ 人的生理变量的相互关系27
习题29
参考文献30
参考书目30
讨论问题30
第三章血液的物理、化学和流变学特性32
Ⅰ 物理特性32
Ⅱ 化学特性35
Ⅲ 血液的流变学特性37
A 粘度的定义和测量38
B 切变率的作用40
C 红细胞压积的作用41
D温度的影响42
E 血液蛋白质含量的影响43
F 血液的屈服应力44
G Casson方程46
H 血液流经管路时管直径的影响47
Ⅰ 无细胞边缘层模型48
J Sigma效应50
K阻滞效应54
L 屈服应力对血流的影响54
Ⅳ 有关体外血流的问题55
习题56
参考文献57
第四章循环系统动力学59
Ⅰ 一般结构、容积和流率59
Ⅱ 毛细血管血流62
Ⅲ 循环中的切变率63
Ⅳ 循环系统的压力分布图64
Ⅴ 循环中的压力和动能的变换68
A 狭窄动脉中的动能效应70
B 动脉瘤的压力升高70
Ⅵ 机械能的平衡71
A心脏的功率71
B 循环中的摩擦损耗73
C 循环的流体静力学73
习题75
参考文献77
第五章人体的热系统78
Ⅰ 热的产生78
Ⅱ 消化的生物化学简述82
Ⅲ 向周围环境的散热86
A 身体的辐射热损失87
B 身体的对流热损失89
C 身体的蒸发热损失94
D 由水通过皮肤扩散造成的热损失94
E 由汗分泌造成的热损失95
F 与呼吸有关的热损失97
G直接向物体的传导99
H通过衣服的热传导100
Ⅰ 身体表面总的热损失101
Ⅳ积极和消极的功102
Ⅴ体内的热传递103
A血液循环在内部热传递中的作用104
B 核心与皮肤之间传热的简单模型106
C 核心与皮肤之间传热的更为详细的模型108
D 人臂径向温度分布的Pennes模型112
E 肢体轴向温度分布的模型116
F Wissler的人整体模型120
习题123
参考文献126
参考书目128
第六章用方格、源和流建立人体模型129
Ⅰ 工艺流程图模型129
Ⅱ 药物动力学模型的基本方式132
Ⅲ 药物动力学模型举例134
Ⅳ大型多格系统模型139
Ⅴ 固体形药物的溶解144
Ⅵ 体液及组织方格的分布及可达性145
Ⅶ 生物系统中零级和一级化学动力特性的基础147
Ⅷ 简单方格系统中浓度-时间特性149
A单格开式模型149
B 用单格模型分析数据:k1>k2例证150
C 对于持续释放的药物应用单格模型153
D 静脉内注射的特殊情形156
E 静脉内连续输注的特殊情形156
F 双格开式模型157
G静脉内注射例证159
Ⅸ 血液-组织模型(局部模型)167
A假定平衡的双格局部模型167
H关于单格与双格模型的评论167
B 假定一种有限质量传递阻抗的双格局部模型169
C 假定血液-组织平衡的平行方格模型170
D通用的双格局部模型176
E 向大的组织区域的稳态传递178
F 到有限组织区域的非稳态传递178
G假定平衡和轴向扩散的模型179
Ⅹ 用指示剂测定区域血容积和血流率181
习题183
参考文献185
参考书目187
第七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188
Ⅰ 膜结构、组成及渗透性189
Ⅱ 溶剂穿过膜的运动:渗透作用196
A渗透力及张力198
B 渗透流量的定量表示199
C溶质活性的修正200
D 红细胞的渗透性皱缩及破裂202
Ⅲ 非电解质的被动扩散203
Ⅳ 电解质的被动扩散204
A零净流例205
B 普通Nernst方程求导206
C 神经细胞中的休止膜电位207
DGibbs-Donnan平衡207
Ⅵ简便输送209
Ⅴ 压力扩散209
Ⅶ 血红蛋白溶液中氧的简便扩散211
Ⅷ主动运输214
Ⅸ胞饮作用216
习题217
参考文献218
第八章人体肾219
Ⅰ 结构及一般工作特点219
Ⅱ 肾小管中的运输机理224
Ⅲ 肾小球簇微孔模型230
Ⅳ 大鼠的肾小球过滤模型231
Ⅴ 尿形成的对流机理234
Ⅵ 肾单位功能的模型237
Ⅶ 亨勒氏袢的分析模型238
习题241
参考文献243
参考书目243
第九章人工肾装置244
Ⅰ 人工清除废物的基本方法244
Ⅱ 血液透析247
A平板型透析器248
B盘管型透析器249
C 空心纤维装置254
Ⅲ 透析器中质量传递的分析256
A总质量传递率的表达式257
B 透析率、清除率和提取比的表达式259
C 实验性质量传递阻抗值262
Ⅳ 建立病人与人工肾系统的模型268
A预计治疗需要的时间269
B Babb双方格模型270
习题272
参考文献273
参考书目274
第十章人体肺275
Ⅰ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可见的运转特点275
Ⅱ 肺的简单质量平衡281
Ⅲ 肺部气体运输机制283
Ⅳ 血液中的氧运输287
Ⅴ 血中二氧化碳的运输291
Ⅵ 氧和二氧化碳从组织传递293
Ⅶ 呼吸系统中的质量传递阻抗294
Ⅷ θVc的测定298
Ⅸ 红细胞摄取氧的理论模型300
Ⅹ DL的测定308
Ⅺ D′M的测定309
Ⅻ 用屏息法测定一氧化碳的DL311
ⅩⅢ 制作肺毛细血管摄取氧的模型313
ⅩⅣ 肺毛细血管摄取的惰性气体316
习题317
参考文献319
讨论题319
参考书目320
第十一章人工心肺装置321
Ⅰ 用病人的肺作气体交换322
Ⅱ 理想的心肺装置323
Ⅲ 天然肺和人工肺的比较324
Ⅳ氧合器的基本类型325
A鼓泡式氧合器327
B 薄层式氧合器328
C膜式氧合器330
D氧合器的比较331
Ⅴ温度的保持332
Ⅵ 人工肺需要的气流率333
Ⅶ 膜式氧合器需要的面积334
Ⅷ血氧合的理论模型337
A 血液-气体反应的前进边界理论337
B 前进边界的更精确的处理339
C 可逆反应的理论341
D 血红蛋白的扩散343
Ⅸ 膜式氧合器中气体输送的分析344
Ⅹ 管中氧合作用的前进边界分析351
习题353
参考文献354
参考书目355
附录356
习题答案358
热门推荐
- 849141.html
- 1839694.html
- 1755645.html
- 3876120.html
- 153864.html
- 2630369.html
- 2997658.html
- 3643584.html
- 429158.html
- 9503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55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72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75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91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62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46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88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98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48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0602.html